罕见老照片!99%的集美人都能从中找到回忆……
来集美你喜欢去哪儿?
园博苑、诚毅科探、厦门市图集美新馆?
一大波网红景点玩都玩不完
不过有两个地方来集美你一定要去
不然真的白来了~
阡陌变大道
滩涂变绿岛
平地起高楼
这两个地方见证了
集美从小渔村化身摩登新城的历程
一大波旧照来袭~
不少人称,马銮新城是厦门近几年变化最多的区域,而我们即将开启对这片湾区的变迁变化的探索之旅。
▲ 整治前的马銮湾海域网箱养殖
“以前到了这个季节,村民们会在滩涂上翻海泥,翻活一片水域,才养得好鱼。”20世纪80年代,眼前这片干净澄澈的海水,曾经漂浮着密密麻麻的网箱和杂物。在村民杨卫滨的记忆里,不少渔民日夜守着网箱住在海上,混着淤泥的海水供养着鱼虾,也供养着这里的一代代人。漫步在水天一色的美景中,我们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水域混沌、交通闭塞、产业单一的样子。
▲ 马銮湾海域旧照
1959年前,马銮湾还是汪洋一片,曾有“鱼浮碧波,鸥卧素月,琉璃万顷、舳舻千梭”的美景。马銮与西滨等相邻村庄来往非舟楫不能,只能待退潮,人们才能通过滩涂海底一条用石板拼成的“小桥”互通。
这样的情况在1960年马銮海堤建成后得以改变,湾内水位通过闸门控制,已不再有潮汐涨落,日渐演变为陆域。部分海滨滩涂分别被开辟改造为盐场、农田(海田),部分较为低洼的地块则被围成水塘、蓄水养鱼。随着水产养殖过量、无序,水体交换不良导致海域淤积污染,生产活动中大量的围海造地让湾区内有效水域不断减少,抬头举目尽是滩涂,再不复往日美景。
马銮湾村民 杨卫滨
不光生产水平较为落后,彼时交通闭塞,也让马銮湾片区犹如被隔绝的一隅。当时村庄周边基本都是土路,走到离村口最近的公交站也需要半个小时。平时想买一件新衣服,走一个小时去杏林的集市是最快的方法,更不要妄想进岛了。
▲ 如画的马銮海滨/林火荣
没有道路设施,没有基础的生活配套,甚至失去了优美的生活环境,昔日的马銮湾犹如封闭的孤岛。直到2016年,马銮湾新城建设全面拉开序幕,生态修复逐步启动、环湾岸线不断修复美化,水域污染成为往事,马銮湾获得新生的起点。
▲ 马銮湾建设场景/林志杰
鸟瞰整个片区,碧波荡漾的海湾内,大小岛屿错落分布,勾勒出优美的弧线;红白相间的马銮小学,传出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马銮湾工业区则维持着不少集美人的生计;马銮湾医院作为厦门的“双千亿”项目,是我市迄今为止一次性投资及规模最大医疗项目,主体工程将于今年落成;过去狭窄到自行车无法交汇的道路如今车水马龙,新建的道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
我们不由得想象这样的场景:当“跨岛发展”的号角唤醒这片土地,一群先行者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为同一个“造城”梦想,扎根荒地,开疆拓土。
马銮新城位于厦门港西海域西北隅,与厦门岛北部隔海相望,横跨集美、海沧两区,雄踞在厦门“黄金环湾带”之上。就在几年前,这里还农田滩涂环伺,村落中的村民大多住在瓦房。而如今,阡陌变大道、滩涂变绿岛、平地起高楼。
声音
小时候的记忆里,几乎每个晚上都是静悄悄、黑漆漆的。屋里点煤油灯,屋外的土路上偶尔几部拖拉机吭哧吭哧地经过。靠近海边的陆地和滩涂,路面上因为鱼塘虾池密布,狭窄得两辆自行车都无法交汇。今天美好的样子是我们以前无法想象的,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都毫不夸张。——杨卫滨
▲ 道南楼/娃娃脸大叔
初夏的5月,我们走在龙舟池畔如画的风景中,充当我们“导游”的是集美陈嘉庚研究会副会长、《集美校友》主编陈经华,他是地地道道的“集美通”“学村通”,在集美工作生活40多年,他编写的《百年往事》《学村往事》等多部作品都与学村的历史有关。
▲ 陈经华老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陈嘉庚回国参政70周年。”以“70年”为线索,陈经华老先生打开了话匣子。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受到鼓舞回国定居,并着手筹划修复、扩大集美学校。不过,和现在相比,陈嘉庚回国时所见到的集美学村“既小,又满目疮痍”。
“新中国成立前,集美学校的校舍面积只有不到5万平方米,经过战乱,集美学校的不少校舍遭到破坏,陈嘉庚回国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直到他去世,集美学村的校舍面积扩建为16万平方米,差不多是新中国成立前的3倍。”
▲ 1958年龙舟池畔/李德全
陈经华老师:
从1949年到陈嘉庚1961年去世是集美学村建设的“第二个高峰期”, 学村标志性的南薰楼、道南楼、福南堂、海通楼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拔地而起的。
▲ 20世纪50年代龙舟池旧貌
▲ 李林纪念园落成典礼
脚下的石板路随着集美学村“版图”的扩大而向前延伸,20世纪五十年代,集美学校的师生经常在龙舟池边上看到拄着拐杖的嘉庚先生,听到拐杖敲击地面发出“笃、笃、笃”的响声。回国后,公务繁忙的陈嘉庚仍亲力亲为主持集美学村的建设。事实上,从南薰楼、福南堂等一批建筑的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嘉庚先生“眼光超前、敢为人先”的气魄。
▲ 1954年底,陈嘉庚先生巡视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建设工地
走着走着,道南楼、南薰楼已近在眼前,这两栋建筑被认为是集美学村嘉庚建筑的典型代表,建筑整体气势恢宏、风格中西合璧、装饰细节考究,尤其是主楼高15层、主体高54米的南薰楼,1959年落成时不仅是集美学校的最高建筑,还是当时福建省最高的大楼,这个“纪录”一直保持到20世纪80年代。1954年建成的福南堂,也是当时全省最大的礼堂,可容纳观众4000人同时观看演出。
▲ 南薰楼/摄图网
▲ 道南楼
“按照嘉庚老先生的想法,集美学村不仅是文化区,也是旅游区,要成为国际观瞻之所在。”正是按照嘉庚先生的思路,集美学村不断发展扩大,在改革开放以后,集美学村再次迎来了大发展,集美大学组建成立并拓展了新校区,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也搬来集美,百年学村进一步升级为现代文教区。
▲ 集美小学
▲ 集美大学
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原集美学村包括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集美幼儿园 ,以及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集美师范专科学校、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专科学校(现已全部并入集美大学),集美归国侨生补习学校(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等学校,还包括福南堂、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龙舟池、航海俱乐部等设施。学村形成由学前教育至小学初中高中、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厦门重要的旅游风景区。
声音
“嘉庚先生回国后扩大学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侨生的增多。侨生是集美学村一道特别的风景,当年华侨学生穿的衣服都特别鲜艳,有一次我看着一群衣着靓丽的侨生走上高高的石阶而后逐渐消失在视野尽头,那场景好像仙境一般。——陈经华
这周末
集美走起鸭~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应洁、黄怀、罗子泓、赵张昀、袁舒琪
▌编辑:林琼怀 责编:寇亚南
▌编审:王德胜
▌天下集美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